近日,武川县东区城镇管网第二批团结大街的施工问题引发广泛关注。在施工过程中,热力管网和水泥管施工涉嫌多处违规操作,违反相关规范,给工程质量埋下巨大隐患。
按照《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一系列规定,热力管网回填需分层振夯和碾压,并预留接茬。施工应遵循先完成一定施工流程、确保各项试验合格后再进行下一步的程序。然而,团结大街的热力管网施工却是开挖一段沟槽,安装几根管子便匆匆回填,既未分层振夯和碾压,也未预留接茬,更未进行压力试验并达到合格标准。在水泥管施工方面,同样是开挖沟槽后随即安装,接着回填,回填厚度远超规范要求,且未进行有效振夯和碾压,也同样是在未完成密闭试验的情况下就进行回填。不仅如此,这些管网都采用了规范禁止的“水夯法”进行所谓的振夯,让业内人士不能理解是,对此负有监管职责的武川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却认为“水夯法”符合规范要求。
相关资料显示:武川县东区城镇管网第二批(团结大街及金山一街)改造项目施工一标段,合同估算价1597.83万元,团结大街西起金山四路,东至金山二路东,道路长1508米,宽12米,两侧各4米人行道。配套建设雨水dn600-667米、dn300-183米、污水dn400-1285米、dn300-178米、给水dn200-1446米、dn160-214米、供热dn300-2240米、dn200-200米、燃气de110-732米、交通工程。招标人武川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行业监管也同样是武川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面对公众质疑,武川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给出了解释:“已成立检查组进行安全质量全面排查,认为热力管网施工中回填砂及夯实已做,焊接口探伤后才进行保温处理,部分位置回填厚是因强降雨天气防止塌方和便于通行机械排水防汛,后期会要求施工单位返工处理;雨水管道施工槽底砂石已夯实,接口处有止水和抹口处理,管沟回填是防止强降雨冲击,待试验合格后再按要求回填;道路尚未施工,处于未处理路基基底状态,后续会按规范监督。”针对存在的“水夯法”和热力管网及排水管网都在未进行压力测试、闭水试验、渗漏试验达到合格的情况下,就进行回填的操作,却避而不谈。
针对上述解释,业内人士称:在国家相关规范和建筑标准中,从未允许“水夯法回填施工”,而该局称管沟回填采用“水夯法”,这本身就违反规定。其次,《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危及生产安全施工工艺、设备和材料淘汰目录(第一批)》明确规定,2022 年 9月15日后全面停止在新开工项目中使用水夯法等禁止类施工工艺。针对“水夯法”问题,《呼和浩特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预防和治理市政工程质量通病的通知》就明确规定杜绝带水回填或“水夯法”施工。
在该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如此明目张胆地违规操作,住建局却未能及时发现并制止,反映出其在监管过程中存在严重漏洞,这不仅是对公共资源的浪费,更是对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漠视。
根据《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规定,无压混凝土管道的严密性试验应在回填前进行,通常采用闭水法。污水、雨污水合流管道及湿陷土、膨胀土、流砂地区的雨水管道,必须进行严密性试验。无压管道的严密性试验分为闭水试验和闭气试验。严密性试验在回填土前进行,试验合格后应及时回填。
《城镇供热管网施工及验收规范》CJJ28-2014的条例规定,“强度试验在管道接口防腐保温前进行,强度试验合格并且在管道安装全部完成之后进行严密性试验。”供热管道需要分别进行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在管道铺设完成,管道接口防腐、保温施工、设备安装前,进行供热管道的强度试验,试验合格后再进行接口防腐、保温以及设备安装的施工,管道工程全部安装完成后,进行严密性试验,试验合格全线回填。
解释称:该局成立检查组,对此项目进行安全质量全面排查。焊接口100%进行射线探伤后,才对接头处进行保温处理,且经现场核查,未全部回填;管沟回填部分,防止强降雨冲击,未满填,待灌水试验和通水试验合格后再按要求回填,由于考虑到现场实际情况及天气因素等,若有渗漏情况发生,监督部门会责令施工单位自行承担返工维修等义务。
“射线探伤”是一种利用X射线或γ射线给焊缝“拍片子”的无损检测技术,只是检测人员据此判断焊缝内部质量是否合格的参考。不是规范要求的渗漏或压力测试,这种拿“焊接口100%进行射线探伤后才做保温”来替代规范要求必须进行试验,无疑是给自己执法留下“空间”。武川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对该工程在没有进行试验就进行回填,认为符合规范要求。不知是相关人员知识欠缺,或是故意包庇?在其背后,又暗藏着什么?难道存在权力利益的交换?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人指出,对于住房和城乡建设等行业主管部门来说,要把防治腐败与行业监管有机结合起来,从工程建设领域腐败问题倒查存在的漏洞和短板,落实监管职责,压缩权力在工程建设领域设租寻租的空间,完善发现问题、揭露问题、解决问题的机制,形成整治合力。
武川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面对不按规范施工时,打出的组合拳变成了“监管和被监管的组合圈”,也难怪在当地很多路面会出现裂纹和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