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农视法宣网!
浓情端午粽飘香,传统文化情飞扬
2024-06-05 来源:本站

(记者 常魁星 通讯员 杨岩)一年一度粽飘香,传统文化情意浓。在端午节来临之际,6月4日,北京市通州区梨园镇颐瑞东里社区开展了“浓情端午粽飘香,传统文化情飞扬”包粽子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社区居民之间的情感交流,营造出浓厚温馨的端午民俗氛围。


活动以“学习非遗点翠”的形式拉开序幕,点翠是我国汉族独有的首饰制作工艺,点翠的翠,指的是翠鸟,把翠鸟的羽毛装饰在首饰上,起到点缀美化之用。点翠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用点翠工艺制作出的首饰,光泽感好,色彩艳丽,可以保存很长时间。


在点翠活动过程中,社工详细解释了点翠工艺的起源兴衰,工艺流程、特点等方面,并对制作过程进行示范。在社工的示范下,大家一边听讲解,一边认真描画、贴羽、固定,体验点翠工艺的制作过程,在完成自己胸针作品的同时,也对点翠技艺有了更深的文化感知,不一会儿的功夫,一件件精美的点翠首饰便呈现在了眼前。


民间流传,五月初五是毒月毒日,也是蛇、壁虎、蝎子、蜈蚣、蟾蜍五毒出没的日子,古人深受其害,就把五毒的样子画下来贴在靶上,用弓箭石子击打,以求安宁。作为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投壶意为驱除“五毒”,防害防病。它不仅仅是一种游戏,还代表了一种礼仪,所谓“儒家六艺”,投壶便来自其中的“射”礼。居民们在投壶游戏中既能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和准确性,也能感受投箭入壶的乐趣。在钓粽子的环节,居民们用准备好的鱼竿在一分钟内钓起尽可能多的“粽子”。看似简单,却非常考验人的耐心与控制力。


体验了钓粽子以后,大家迫不及待的来到端午节的传统节目“包粽子”现场。社工把提前准备好的糯米、粽叶、红枣、马兰草等材料整齐摆在桌面上,大家围坐在一起开始包粽子。技术娴熟的居民填米、放红枣、压实、封口、扎马兰草一气呵成,在她们的巧手操作下,一个个精美的粽子就诞生了。在场的年轻居民也认真跟着经验丰富的“老手”们学习包粽子,浓浓粽香中充满着欢声笑语,现场的氛围欢快不已。



本次端午节活动,不仅让颐瑞东里社区居民感受到了端午节日的氛围,也领略到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同时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进一步营造了更为健康、快乐、和谐的社会氛围。


热门新闻

法宣资讯 | 政策解读 | 三农关注 | 廉政快讯 | 专题调研 | 典型案例 | 深度调研 | 公民维权 | 民主监督 | 维权纪实 | 法治聚焦 | 警钟长鸣 | 媒体热点 | 民意在线 | 高层动态 | 惠农政策

农视法宣网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
农视法宣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地址:中央广播电视总网星光影视制作基地 北京市大兴区新媒体大厦20号楼
联系电话:010-53686168  邮箱:2112855@qq.com
监督电话:1851154526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059999332

Copyright © 2023 农视法宣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32679号-2
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汇祥律师事务所 李凤举主任律师